网站首页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正文

数理学院成功举办《高等数学》课程思政教学观摩与研讨会

作者:左冬冬    审核人:魏伟华    发表时间:2025-10-24     浏览次数:

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入推进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,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,数理学院于10月23日在博学楼C403教室成功举办了《高等数学》课程思政公开课观摩及研讨会。学院对此高度重视,公共数学教研室、应用统计系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系三位系主任全程参与听课并主持了后续研讨。

本次公开课由我院夏慧莲老师主讲,授课内容为《函数的连续性》。夏慧莲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以严谨的逻辑推演展现了数学之美,更巧妙地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。她通过“极限”概念阐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规律,这一过程就如同我们追求真理、实现目标的过程,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我们不断努力、逐步地逼近。知识的积累也是连续的,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,妄图寻求捷径的想法是不可取的。正如荀子《劝学》中所说,不积硅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水滴石穿,贵在坚持。整堂课既有理论的深度,又有育人的温度,教学效果显著,获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。

观摩课结束后,研讨会随即举行。公共数学教研室主任陈强首先发言,他指出:“夏慧莲老师的课是一次精彩的示范,证明了抽象的数理逻辑与具体的价值引领可以同频共振。这为我们理工科课程实现‘润物无声’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。”

数理学院院长徐宁强调:“高等数学是面向全校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基础支柱课程,其思政建设成效关乎人才培养的底色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与证明,更要通过数学训练,培养他们精益求精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、勇攀高峰的创新意识。”

与会教师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、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肥沃土壤。

本次公开课与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集中展示了我院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域的阶段性成果。下一步,数理学院将继续强化价值引领,推动所有教师、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责任,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,全力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