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助力新进教师快速融入学院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、明确教育使命,10月28日下午,数理学院在博学楼B512会议室组织“新进教师师德教育第一课” 专题活动。学院党总支书记魏伟华、院长徐宁、学术助理兼统计系主任左冬冬、教科研办公室主任俞晓明出席,新进教师李子戌、钱广晶、马周霁、孙文聪全员参与,活动由教科研办公室主任俞晓明主持。
活动伊始,魏伟华以 “坚守教育初心,涵养高尚师德” 开篇,结合教育部要求与学院发展,强调“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、育人之基”,从“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扎实学识、仁爱之心”四维度分享师德实践路径。他特别指出,数理学科教师需以严谨治学态度影响学生,引导树立正确学术观,鼓励新进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建设、国家教育事业结合,实现育人价值。
随后,徐宁围绕“学科发展与教师成长”交流,介绍学院学科布局、科研平台及未来规划,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,提及学院已构建“师德引领 + 业务提升 + 团队帮扶”的新进教师培养体系。他结合自身经历,叮嘱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,激发学生数理思维、坚持科研创新,并主动向资深教师学习,快速适应高校工作节奏。
左冬冬聚焦“课程思政与师德实践”,结合数理学科特点分享思政融入课堂案例,提出逻辑思维、科学精神等可作为课程思政素材,建议新进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。同时,他解读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,提醒教师严守学术底线。
俞晓明结合教学管理与授课经验,围绕教学科研核心环节给予实操指导:备课需兼顾知识深度与学生认知梯度,可结合学科前沿、学生需求及学院资源库完善内容;上课注重互动引导,借软件演示、生活实例化解抽象知识点难点;出卷需覆盖核心知识点、合理设梯度,阅卷严格“按步给分”,且试卷需经双重审核;科研建议从教学找切入点,参与团队项目积累经验,形成“教学 - 科研”良性循环;学生教育中兼顾学业与成长,通过答疑、职业指导助力学生明确方向、培养科学品格。
互动环节,四位新进教师结合专业与职业规划分享师德感悟,就教学资源、科研融入等问题交流。针对“多课程备课时间平衡”“科研方向选择”等疑问,俞晓明、左冬冬等逐一解答,学院领导均表示将持续为新进教师提供支持,助力其成长为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此次师德教育第一课,让新进教师深刻认识师德重要性,明确教学科研与学生教育路径。后续,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体系,以师德建设引领队伍高质量发展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。
